中国政府网 | 山西省政府 | 晋城市政府
网站支持IPv6 繁體中文 无障碍
当前位置:首页>政务资讯>乡镇动态

以工代赈激活力 绘就振兴新画卷

发布时间:2025-11-07      信息来源:泽州县融媒体中心      

以工代赈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、衔接乡村振兴的重要纽带,是拓宽群众就业增收渠道、提升基层发展能力的关键举措。我县将以工代赈作为“一把手”工程,构建“县级统筹、部门联动、全域推广”工作格局,通过高位推动、项目引领、源头管控、创新模式,让政策红利精准落地,实现“建项目、促就业、强技能、惠民生”多重效益。

在金村镇青山街,由金村镇劳务专业合作社组织的务工群众正忙着清理街道。金村镇劳务专业合作社作为当地连接项目与群众的重要桥梁,专门对接以工代赈项目资源,精准摸排辖区内村民的就业意愿和技能情况,为群众提供岗位匹配、技能培训、报酬协调等全链条服务,成为带动村民就近就业的“就业红娘”,“劳务合作社+以工代赈”的模式既改善了当地的卫生环境,又让群众能够在“家门口就业”。

村民 郭继红

都是在咱小区这看到的招工信息,然后我就报上了名,给我们安排了岗前技能培训,就出来这上班了,活也不错,也离家近,比外出打工省心多了。

郭继红能顺利从“待业”到“上岗”,背后离不开劳务合作社对就业全流程的贴心服务——从信息送到家门口,到针对性岗前培训,每一步都为村民就业扫清障碍,让“在家门口挣钱”从愿望变成现实。

金村镇劳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马雷

我们通过金村镇以工代赈就业服务平台、丹河新城回迁社区信息屏等线上线下渠道,让招工信息直达群众。目前已解决600余人就业,发放劳务报酬230余万元,实现了“信息多跑路,群众好就业”。

从事简单体力活,难以让群众实现长期稳定就业。“授人以渔”的以工代赈模式,才能夯实基层发展的根基。为此,我县制定了《2025年大力实施以工代赈促进群众就业增收实施方案》,在项目推进中,把技能提升作为帮助群众稳定增收的重要抓手,真正实现从“有活干”到“干得稳”的转变。

泽州县智创数字化物流产业园项目建设

负责人 李钦峰

我们始终把“让群众从项目中受益”放在首位,针对不少村民缺乏技术、只能打零工的问题,我们专门设置了技能培训,内容切合工地实际需求。村民掌握技术后,就能参与项目建设,从“零散务工”变成“稳定就业”,收入自然就有了保障。

同时,我县还建立了年度项目责任清单,明确17个成员单位职责,构建起“定期调度、资金保障、供需匹配、考核评价”四项机制,确保各职能部门精准发力,项目全程规范透明。

县发展改革和科技局局长 郜润斌

为推动以工代赈政策落地见效,我们发改局从资金、服务、监管三方面打出“组合拳”:一是整合预算内资金与专项债券,开通劳务报酬拨付“绿色通道”;二是开发线上以工代赈微信小程序信息平台,让群众通过“指尖操作”就能便捷找活,灵活务工;三是将以工代赈工作纳入乡镇和单位年度考核体系,全力保障政策红利直达基层群众。

截至今年十月份

我县已实施以工代赈项目229个

吸纳2.2万群众务工

发放劳务报酬3.8亿元

人均增收1.7万元

政策实效清晰

未来方向也更加明确


 


关于我们 | 网站声明 | 网站地图 | 联系我们

泽州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泽州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泽州县数字政府服务中心承办

晋ICP备18003907号-1 晋公网安备 14052502000840号 网站标识码:1405250013

建议使用大于1366*768分辨率 / IE10.0或以上浏览器可以获得最佳浏览效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