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
泽州县柳树口镇
锚定“示范引领、梯次推进、
全域提升” 发展思路
聚焦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沿线
7个行政村
以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
撬动全域发展
构建起“两核”示范引领
“五点” 提档升级
“一线” 辐射带动的
乡村振兴新格局
为全镇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
发展蓝图的落地,离不开坚实的组织保障。通过深入调研摸透村情民意、精准定位发展方向,第一时间成立由党政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专项领导组,构建“一把手”亲自部署抓总、班子成员下沉一线督导、重点村及相关单位具体落实的三级工作体系,确保各项任务层层压实、件件落地。同时,常态化开展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,从班子建设、制度执行、服务群众等方面精准发力,不断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,让党组织成为引领乡村振兴的“主心骨”。
围绕“两核”示范引领目标,集中资源打造具有推广价值的乡村振兴样板,让“典型”成为“标杆”。其中,南寨村立足自身生态禀赋,深耕医养融合产业,以合聚恬苑智慧医养中心为核心平台,精心构建“一园五区”特色发展格局,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康养产业优势,为农村老年人提供“家门口”的优质医养服务。东下村则依托本地幼教资源优势,创新打造“东夏”核心童趣品牌,村内设置童趣体验区、有机农场实践点等,定期开展亲子研学活动,全力打造 “儿童友好第一村”,吸引周边游客纷至沓来,激活乡村消费活力。
紧抓东部片区生态农业经济示范带建设机遇,针对北寨、河西、南渠、西角、新庄五村的资源特点,精准施策推动“五点”提档升级,让每个村都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。其中,北寨村依托张八果园规模化种植基础,不仅实现年增收5万元,更主动延伸产业链,建设仓储冷库,解决水果保鲜、错峰销售问题,提升产业附加值;河西村聚焦60亩樱桃产业,12亩大棚樱桃实现错季上市,直接带动村民稳定就业增收,让“小樱桃”结出“致富果”;南渠村通过集体土地合作经营模式,整合闲散土地资源发展特色种植,预计年增集体收入7.5 万元,壮大村集体经济“腰包”;西角村以人居环境整治为重点,推进村容村貌提升,打造干净整洁、宜居宜游的乡村环境;新庄村则瞄准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带来的客流,持续升级“摩托驿站”等网红打卡点的配套服务,提供餐饮、休憩、拍照指引等服务,成为公路沿线的“热门站点”。五村差异化发展、各展所长,成功培育出一批特色产业,为全镇全域产业振兴提供了可借鉴、可推广的实践经验。
如何将“两核”的示范效应与“五点”的产业优势串联起来?该镇以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沿线建设为纽带,推动乡村发展从“点上出彩”向“线上美丽、面上繁荣”转变。在“造景”上,实施沿线绿化美化工程,对农房进行统一立面改造,完善污水、垃圾处理设施,让原本的普通乡道蜕变为“车在景中走、人在画中游”的“最美旅游风景路”;在“兴业”上,依托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激活沿线村庄活力,带动农家乐、民宿蓬勃兴起,可满足游客餐饮、住宿需求,形成“以线串点、以点带面”的业态布局;在“共赢” 上,创新建立村庄联动机制,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,统筹推进资源推介、客源共享、服务标准统一,实现各村之间 “互补互送、利益联结”,凝聚起共建共享的强大合力。

 
  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