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寨村位于晋城市东部,柳树口镇西北部,距市区23公里,距镇政府驻地12公里,户籍人口281户866人,支村两委班子7人,党员52人。作为山区村庄弊端明显,基础设施差,经济发展落后,但北寨村始终以镇村规划为引领,聚焦于阵地建设,经济发展,动态监督,不断优化基层党建工作的模式,执笔于基层治理,绘制乡村振兴山水写意新图景。
意在笔先,规划为纲
镇级规划,选定主题。邀请国土部门专家召开座谈会,根据精品示范、提档升级、环境整治“三类村”的不同定位,结合北寨村自然条件、产业发展等实际情况,将北寨村“千万工程”纳入提档升级类,完善村庄规划编制。村级规划,初建架构。以北寨村党群服务中心党建一条街为脉络,以文化大院、白洋泉景观、小河圪洞等为节点,形成一轴多点的鱼骨状发展格局。
布局起势,阵地为基
硬件提档,开花散锋。以北寨村党群服务中心2024年党建项目提升为契机,在文化大院基础上,修建了多功能活动室、图书阅览室、农耕文化展示厅;按照“五新”“八有”的要求,对原有设施改造升级,新增视频教学设备、教学器材等党建硬件设施。软件提质,勾勒皴擦。围绕“143”工作机制,坚持抓头雁带队伍,立起“群众看党员、党员看支委、支委看书记”的鲜明导向,通过“四抓”机制督促工作落实,建立党委书记抓方向、包村领导抓督促、支部书记抓落实、到村大学生抓细节的“四抓”工作机制,探索“互评、互学、互促”的“三互”模式,在支部之间开展座谈、观摩汇报、分析研判等交流活动,加强党建工作中先进做法的推广应用,优秀经验的归纳总结。
铺陈经营,经济为要
环境整治,水色渲染。结合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,拆除老旧房屋104间,总占地面积3400平方米,街道硬化600余平米,墙体立面改造500平米,更换门窗70余个,新建联户公厕10座,维修改造村卫生室;开展小河圪洞改造项目,对河道进行治理,并打造小品景观。产业发展,大笔涂抹。实施农田彩化项目,麦田复播油葵面积340亩,每亩土地增收800余元;拆除后的宅基地发展庭院经济,种植樱桃800余株。改造张八果园步道2.2公里,修建张八果蔬冷库储藏中心,方便农产品错峰销售;将村集体土地、房屋对外租赁,年收入约6万元。
醒破改正,监督为底
清单作战,悬壁自审。为精简不必要的工作程序,让党员干部把时间和精力用在为民服务的实事中,规定了村级重大事项、三资管理、阳光村务等8大类32项村级小微权力清单,并对每条权力运行设定简化流程图,让群众清楚办事的流程。动态调整,收拾整体。镇纪委牵头经常性开展村“两委”班子分析研判工作,建立村干部“一人一档”机制,规范村干部届中调整使用工作,对不胜任、不称职的村党支部书记及时调整,确保“头雁”队伍时刻充满战斗激情。